案例分享|《如何做裂变新增》方法论总结

分享人:朱映旭

一、如何裂变新增


1、裂变活动流程(辅助工具:小裂变)

重点

①如何选品

在目标用户里做 AB 测试,比如发朋友圈投票

好的裂变产品,需要符合什么条件——高频、高价值、低价格。

高频使用的产品,用户即使现在用不上,也会想要屯着,这就有参与裂变的理由;高价值是为了勾起用户想要的欲望;低价格,是为了控制获客成本。

②如何设计裂变规则

有了好产品,解决了病毒吸引力问题。剩下就是设计裂变规则,给病毒赋予传播能力。

之前做过测算,在微信中,当 K 因子 >= 6.7 时,微信会封杀裂变活动。

因为做的是任务宝裂变(邀请特定数量的朋友,免费获得某个产品),

所以我们要想办法,找到一个低风险又不失传播力的邀请人数规则。

我们知道,K 因子 = 感染人数 * 感染转化率。

极端情况下,一个病毒感染力超强,感染转化率 = 100% =1。

也就是当 感染人数 * 100% = 6.7 时,风险低且最有传播力。所以,

我们可以设置一个用户需要邀请 6 个人,即可获得产品。

而且真实情况一定比这个更小,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分享,也不是每一次分享都能带来新用户,整个裂变风险就下来了。

所以,我最终的裂变规则是:

1、邀请 4 人关注账号,得 1 本绘本;

2、邀请 6 人关注,得 2 本。

③裂变渠道

微信裂变流程其实大同小异,根据流量最终的留存地,分以下几种: A、公众号裂变 B、个人微信号裂变 C、社群裂变 D、小程序裂变 以及这 4 种之间的组合。

④监控裂变的工具

这个工具一方面要实现裂变这个功能;

还有一点,它还必须能监控数据,包括:参与并分享率、分享并完成率、裂变层级、粉丝留存率。

这里推荐 2 个工具:媒想到、WeTool。

⑤包装病毒(海报的设计)

⑥风险控制

A、微信官方对 K 因子的监测,如果短时间裂变太猛,会封号;

B、活动粉丝对裂变中各触点的体验不满意,会造成举报。

因此,对应的风控手段分为:

A、高频在疫情监控室监测数据,当 K 接近风控值时,用提前准备的文案,下线活动;

B、提供用户超预期。

因为用户满意度 = 实际感受价值 - 预期。

所以通过这个小技巧,收到奖品的用户就非常爽,体验翻倍。

因此投诉风险大幅下降,他们也更愿意参与后续活动。

二、数据分析(如果借用第三方裂变工具,有数据支撑)

数据分析时最常用到的公式是这四个

1、诱饵的吸引力=扫码参加活动的人数 / 活动的总曝光人数

2、新用户的占比=新关注用户数 / 扫码参加活动的人数

3、海报转发率=海报转发人数/ 扫码参加的人数

4、活动的带新系数=活动新关注总人数/海报转发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