案例分享|电商营销IP方法论

分享人:罗慧

【现状分析】

品牌方在PK电商营销IP时的普遍现象,平台方是“大甲方“,因为他们手里握有让品牌方趋之若鹜的流量资源包。从而导致品牌方会争相去PK超级品牌日、欢聚日活动,给自家店铺置换到不菲的流量资源包。


【观察总结】

1、电商营销视角:

倚靠电商大环境的品牌,更擅长以生意转化的思维去策划一个营销闭环,而不是一系列分散的创意传播。作为电商营销IP活动,营销闭环是最看重的。

2、平台小二视角:

以电商营销为核心业务的品牌,更愿意与电商平台小二一次次pk方案去琢磨套路,剖析客户需求并运用到下个客户的PK中,形成良性循环。



电商营销思维策划 PK 传播思维

1、一个在于打造营销闭环,一个在于打造传播声量

阿里数据银行里面沉淀了每个品牌最重要的消费者数据资产,叫做AIPL。

A代表认知度(Awareness),I代表性兴趣度(Interest),P代表购买(Purchase),L代表忠诚度(Loyalty)。


真正的营销其实是一次消费者链路的完整演绎,从站外的话题、互动到下单购买,最后沉淀为会员。而传播则仅仅是完成了打造话题或者最多让制造互动。


2、好的传播创意,不一定会有好的电商营销效果

事实证明,有些刷屏级的传播创意,在声量上收获了成功,却在生意上表现平平。


【以百雀羚为例】

那篇长达4.27米的微信长图,整篇图文以民国谍战为故事背景,极具可读性,最终这篇微信推送收获了3000万的阅读量,但最终销售转化率却不到0.00008。以AIPL链路来说,这次传播活动在消费者兴趣读(Interest)和购买(Purchase)之间出现了明显的断档。

图片来源于网络


3、好的电商营销创意,都是营销闭环中各环节能联动的创意

【以kindle为例】

在站外传播上打出#kindle盖泡面更香#话题,凭借自黑收获一大波年轻用户的关注和喜爱。借此热度在欢聚日推出一系列kindle和泡面的套装礼盒,根据kindle里不同类型的点子书对应不同口味的泡面,无缝连接了从声量到销量的间隙。

图片来源于网络


小二视角的大事件

1、一个明确的想通过这波活动达到的战略目标

战略目标通常包括两大类:一类是整个品牌发展层面,一类是店铺运营层面。


【品牌发展层面的目标】

以品牌人群策略转型为例:加拿大鹅最早把自己定位成极端天气下的防寒羽绒服,打的消费场景是户外寒冷相关的。但在中国,消费者买它很大的一个动机除了防寒外,更多是因为它成为近几年流行的冬日轻奢时尚穿搭。如果加拿大鹅在天猫做活动,则需深化品牌在中国的轻奢转型路线。

图片来源于网络


【店铺运营层面的目标】

比如说通过数据银行看到店铺A-I-P-L倒三角模型中看到从I到P角度太尖,意味着店铺没有很好地把进店人群转化成购买人群。这种情况下就可以把活动目标定成“拉动店铺销售转化”。有了清晰的活动战略目标后,通过阿里全域生态赋能以及整体传播创意来实现营销目的。


2、让人一看就记得住的创意物料

从最大的创意概念(concept或者big idea)到创意物料(creative materials),再到传播扩散(amplify)的一个整体。方案创意不用面面俱到,但需打磨提炼出一个营销亮点。


3、电商平台稀缺的传播资源

构成稀缺的线下传播资源可分两类:一类在“量”,一类在“质”。


【以量取胜】

国际连锁快餐店,全国有几百几千家门店,若在活动期间配合物料进行门店宣传,量级资源让人无法拒绝。


【以质取胜】

国际赛事:世界杯、F1等,能在这些赛事中冠上一个品牌和天猫活动的联名LOGO,绝对是稀缺资源。

图片来源于网络


4、稀缺货品资源

电商营销思维最重要的是打造营销闭环,而货品是很好连接活动从声量到销量的一环。一个足够稀缺的货品,不止关系到活动PK中的优势占位,更关系到活动最后的销售。


【打造稀缺货品的方法】

比如推出新品,从天猫小黑盒营销IP活动中看到各种新品;

比如各种经典断货款、明星款;

比如品牌跨界礼盒、IP联名礼盒、创意礼盒等。

图片来源于网络

文章来源:广告门